地表沉降观测测定一定范围内地面高程随时间变化的工作。甘肃位移监测观测方法是在待测地区埋设适量的地面水准点作为观测点,在沉降范围外稳定处埋设水准基准点,也可在沉降范围内设置底部固定在基岩上的深埋钢管标志作为基准点。从基准点出发用水准测量方法定期重复测定各观测点的高程,不同时间测得的观测点的高程差即地面高程在该时间段内的变化。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可以分析沉降规律,预计沉降发展的趋势中线测量将工程建筑及构筑物的设计中线在实地进行测设的工作。它是测绘纵、横断面图和平面图的基础,也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在铁路及公路等交通线路的中线测量工作为测设和测定线路的转向角,直线段的转点桩和中桩以及曲线测设等测量平差简称平差。根据多余观测,按小二乘法原理处理观测成果以求得或然值并评定其精度的理论和方法。根据精度要求采用严密平差和近似平差。严密平差可分间接平差和条件平差。前者为由观测值所推的未知量彼此不符而对未知量的平差;后者为观测值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而对观测值的平差。在精度要求较低的工作中,常采用近似平差。 回:测回即对某一量进行盘左盘右测量方位角:以特定基准方向为起点(一般为北方),依顺时针方式旋转至指定方向的夹角度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及竖直角角学公式计算两点间白比例尺:指图上一段长度与实地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的比值中误差:甘肃位移监测测量工作中,用标准差来衡量观测的精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观测次数有限,故取标地物:地物是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体。
甘肃位移监测的考虑因素:基础是整个房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屋所受外部作用经上部结构通过基础最终传至地基。为了保证安全并满足使用要求,地基的变形(包括沉降量、沉降差以及倾斜等)应不超过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与使用要求而确定的容许变形值。为此,基础需要有足够大的底面积。对一般的工业与民用房屋,基础的底面积可根据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初步确定。对于重的房屋,如纪念性的大型房屋、高层房屋等以及在生产上或使用上对地基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对确定的基础底面积还需通过地基变形来验算。甘肃位移监测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应考虑:(1)房屋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其它高层房屋的设备层、存车间、贮藏室等地下设施)、以及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3)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及其性质;(4)相邻房屋基础的埋深;(5)地基冻胀和融陷的影响等。
甘肃位移监测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水准点由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甘肃位移监测应尽量以首层轴线位置为准,直接向施工层投测,避免逐层上投造成误差积累。(3)取正倒镜向上投测的平均位置,以抵消经纬仪的视准轴不垂直横轴和横轴不垂直竖轴的误差影响。
甘肃位移监测的分级和成因分析 分级标准地质灾害防治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 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 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成因分析地质灾害都是在一定的动力诱发(破坏)下发生的。诱发动力有的是天然的,有的是人为的。据此,地质灾害也可按动力成因概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和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的地点、规模和频度,受自然地质条件控制,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人为地质灾害受人类工程开发活动制约,常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日益增多。 诱发甘肃位移监测的因素主要有:1、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2、开挖边坡:指修建公路、依山建房等建设中,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滑坡。3、山区水库与渠道渗漏,增加了浸润和软化作用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4、其它破坏土质环境的活动如采石放炮,堆填加载、乱砍乱伐,也是导致发生地质灾害的致灾作用。
当代国民经济建设中,甘肃位移监测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很多工程建设中,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阶段等的决策和实施都需要有力的测绘技术保障。在硏究地球自然和人文现象,解决资源、环境和灾害等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大抉择同样需要测绘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数据保障。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水准仪——“剑走偏锋,无失水准。两点之间,参差高低,不偏不倚,由它来定,林林总总,只取其一。”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或补偿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又称电子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高程测量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经纬仪——“水平角多小,竖直角多大,俯仰之间,尽在仪中。 经纬仪,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是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由望远镜、水平度盘、竖直度盘、水准器、基座等组成。经纬仪是测量任务中用于测量角度的精密测量仪器,可以用于测量角度、工程放样以及粗略的距离测取。整套仪器由仪器、脚架部两部分组成。目前常用的是电子经纬仪。测量学是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及大小和确定地球表面点位关系的一门学科。测绘是测量和地图制图的简称。测量就是获取反映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地球上自然和社会间关系、区域空间结构的数据。地图制图是将这些数据经处理、分析或綜合后加以表达和利用的一种。测设:测设是根据工程图纸,将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或定界的数据,又称放样。基准线:铅垂线(即重力指向方向基准面:水准面(即处处和重力方向垂直的曲面水准面是指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勾画出的一个水平角:水平角是指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或指分别过两条直线所作的竖直面所夹的二面角天顶距:天顶距是竖直面内,铅垂线天顶方向与某一方向线的夹角竖直角: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某一方向线与水平线的夹角,甘肃位移监测上又称为倾斜角或竖角顶距:天顶距是竖直面内,铅垂线天顶方向与。